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【丁香园】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?我们该如何预防?

泡泡 2020-2-8 23:21:1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【转帖】澎湃新闻消息,在 2 月 8 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,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,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。

76d3bf5965df3cb6c18c5e50dd46d1b7.jpg

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我们都非常熟悉: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、咳嗽、说话的飞沫,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;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,接触污染手后,再接触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,导致感染。
那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?跟一般的空气传播有什么区别?对我们的威胁有多大?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?


什么是气溶胶传播?
传统的呼吸道相关传播途径中有飞沫传播(droplet transmission)和空气传播(airborne transmission),飞沫传播指感染者呼吸道中飞出的液滴(直径>5μm)直接接触易感者的面部粘膜引起的接触性感染,由于飞沫直径较大在空气中迅速下沉,故多为近距离传播。而空气传播则是泛指易感者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粒,因传播距离相对较远而界定。
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,人们认识到在说话、咳嗽或者喷嚏时,周围可以检测到亚微米、超微米级颗粒,对空气传播认识加深,进一步提出气溶胶(aerosol)的概念:广义的气溶胶指悬浮在气体(如空气)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(直径 0.001-100μm)的集合。而狭义的气溶胶指能够悬浮在空气中的更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。
简单来说: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。相较于一般的空气传播来说,气溶胶能悬浮得更久、飘得更远。就好比走在路上闻到烟味,但身边明明没有人,这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的气溶胶。

举个例子
要进一步理解气溶胶传播,需要明确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,以咳嗽为例。
时间点①:A 产生羽流状气溶胶,B 同时受到大直径的飞沫接触和小直径的微粒吸入,而远距离的 C 未受影响。

211775435ffc03becf03e3bf77c80af3.png
(图片来源:Jones RM, Brosseau LM.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. J Occup Environ Med. 2015;57(5):501-8.下同)

时间点②:气溶胶开始扩散,许多大的颗粒开始沉降,B 只吸入小直径微粒,C 仍未受影响。

5dbcc79868cdc90c44dcf26c7762486d.jpg

时间点③:气溶胶进一步扩散,大颗粒沉积在地面,B 和 C 均可吸入小直径微粒。

6dba9250b969fe7e6acc6a90e25314d4.jpg

狭义的气溶胶传播指的就是时间点③C 吸入悬浮微粒的这个过程。
暴露气溶胶后,气溶胶在呼吸道中的沉积与微粒直径和呼吸道部位有关,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(ICRP)提供的简化模型,大致情况如下表格:

04e822aa9995dfe5beb31d2149d86fa2.png


气溶胶传播,对我们的威胁有多大?

四川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撰文表示,由于气溶胶颗粒比较大,一般大于 10 微米,50 微米以上的最多,因此一般医用口罩(或者防范雾霾的口罩)可以阻拦这种粒子。特别小的气溶胶粒子(半径小于 0.1 微米),重量轻,主要分布在高空(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),随风飘走了,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。另外,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,又有电荷,病毒很容易被破坏,存活度不高。
而对于非医护人员而言,在实际生活中,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,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。同样,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、皮肤的病毒,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,病毒量能致病的可能性不高。
极为细小的气溶胶质点能催化或摧毁病毒,因此害处不大。大直径的气溶胶质点,能吸附病毒,但只要配戴合格口罩就能防控。因此,对于气溶胶传播病毒,我们要重视,但不要恐慌。

医务工作者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?
首先,我们需要明白哪些医疗操作会产生气溶胶,包括:气管插管和拔管,支气管镜检查,诱痰,心肺复苏,气道开放式吸痰,尸检,雾化治疗,收集鼻咽拭子,高流量吸氧,经面罩正压通气,高频震荡通气,以及钻牙、洗牙等口腔科操作。
单纯的飞沫传播,一般的外科口罩即能起到防护作用,而一旦明确存在气溶胶传播,医务工作者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:
(1)传染源控制:给病人戴上口罩。
(2)确保将患者安置在符合要求的隔离设施中。
(3)适当使用个人防护设备(PPE),包括经过认证的 N95 或更高级的呼吸器。
此外,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到气溶胶的风险。标本在进行离心、接种等操作时应严格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,气道来源的,如痰标本、肺泡盥洗液、胸水等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。条件受限的实验室,应尽量做到在打开器皿、移液等操作中动作轻柔、缓慢,离心后静置 10 min。尽量减少由于操作导致的气溶胶播散。同时,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相关规程做好分级防护。

应不应该开窗通风?
若要减少悬浮的气溶胶的影响,适当的通风措施是必要的。例如,在建设医疗设施时往往采用上进下出的层流替换房间内的污染空气。

但需要注意,气溶胶是相对的,当其它不适当的气流介入时可使原本沉降的微粒(尤其是干燥后的飞沫核)在湍流作用下重新悬浮,或使原有污染气溶胶流向非污染区域,扩大传播范围。
这一点对居家或办公人群较为重要,例如居家隔离病人必须单间隔离,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病人所在屋子门窗。也不要采用风扇等流速高的装置以免引起湍流,重新悬浮微粒。

大众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?
除了开窗通风,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。比如上海的这场发布会就指出居民防疫要做到「七个要」:
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,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访沪计划;
二要常开窗,多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;
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:对门把手、桌椅、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 75% 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;
四要讲个人卫生: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、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,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;
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: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,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;就餐时,公筷分餐,快进食,少说话,相互交流不宜近,避免握手和拥抱,拱手微笑讲礼仪;
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:外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,准确报告实情、主动接受隔离;需要居家隔离、观察的,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,条件有限的,要分房间居住,单间隔离,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;
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,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,全力配合治疗。


写在最后
对于这个问题,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微博回应道:「最佳证据表明,病毒经飞沫传播。而飞沫较重,难以在空气中漂浮。但此病毒是一种新病毒,我们将继续监控任何可能的传播方式。」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工作组也在持续评估WHO方案是否有效,暂时没有见到世界卫生组织调整相关建议。美国疾控中心、欧洲疾控中心、英格兰公共卫生署等机构也先后发布各自的日常生活防护指南,核心内容仍然是防范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。这些建议都表明,做好现有防护措施能够帮助我们有效防护新冠肺炎,我们需要对此引起充分的重视,但暂时不必对于气溶胶这类次要传播方式过于担忧。


【丁香园版权所有,转帖】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大神点评(14)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